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以制度反腐标本兼治 用清廉秉公赢得民心

    信息发布者:馨源窗帘
    2017-01-06 19:40:35   转载

    无论何时何地,执政党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中国共产党95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据201610月求是理论网载文统计,全国共有150多只老虎落马,20多万只苍蝇被处分,超过800狐狸归案。不论查处贪官人数之多,级别之高,行动密度之大,还是涉及领域之宽,挖掘问题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

      20137月,在革命圣地西柏坡,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3年后,2016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

      当前暴风骤雨般的强力反腐大快人心,对贪腐官员形成了强大震慑。但反腐败斗争是一场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持久战。唯有以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笼子里,使得官员不仅不敢腐,而且不能腐”“不想腐,这才是真正的治本意义上的反腐之道。唯有扎紧制度篱笆,才更能绷紧官员的神经,堵住让人乘虚而入的漏洞,狠刹一切贪污腐败的行为。

      清心治本 直道谋身 树立坚定信仰补精神之钙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谋身。反腐制度建设工作的首要环节是要在全党树立起坚定的信仰,为不想腐提供思想动力。为官者应当洁身自好,不趋炎附势,要在职权范围内做好本职工作。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习近平总书记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为补精神之钙,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行了一系列教育活动,从思想上夯实反腐斗争第一道防线。20121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八项规定,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及民间的高频词汇。20136月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全党深入开展。20154月党中央又开始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加强党员党性修养。到了2016年,中央则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将党内教育由关键少数领导干部扩大到了全体党员。

      而十八届六中全会修订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更是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定期研究部署在全党开展学习教育,使党内教育活动常态化。

      补精神之钙,目的是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练就金刚不坏之身。随着一系列思想教育活动的开展,全国各地不断掀起改作风、反腐败的热潮。据中纪委网站的数据显示,自八项规定出台至2016831日,已约有14万党员干部因违反八项规定被查处,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约9.1万人,其中至少有15名省部级干部。从20136月至201410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各级党政机关共调整多占办公用房2200多万平方米;清退超标超配公车114万辆;压缩三公经费530.2亿元;查处公款送礼、公款吃喝3083起。

      中央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在基层进行随机走访暗访的结果显示,群众对整治机关干部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比较满意。近两年,干部吃喝风变了,高档酒店不再高朋满座了;干部习惯讲短话、开短会,各类会议开支少了;机关单位办事效率高了,领导干部走基层的时间多了;奢侈浪费现象少了,崇尚节俭行为多了,一言以蔽之,风清气正了。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民风社风转变,社会生态和政治生态的改变正在悄然提速。

      权为民用 利为民谋 树立纪律底线加强制约监督

      监督、预防腐败是制度反腐的核心所在,是不能腐的根本保障,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加强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制度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笼子是制度,是法律,更是监督。监督是编织笼子的一个重要元素,既要落实在人的管控上,更要落实在制度和法律上。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制度,不断加强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把党内监督同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同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等协调起来,形成监督合力。

      为了让领导干部不能腐,党中央从完善机制入手,逐渐形成一整套不能腐的严格制度体系,使腐败的机会大大降低。

      2015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明确了道德高线,强调要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远排在首要位置。同样是在2015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列负面清单,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硬杠杠,树立了纪律底线。

      在选人用人的配套制度建设方面,20157月,中办印发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和20168月印发的《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这是中共中央第一次以党内法规形式,专门就领导干部能上能下作出的制度规定。

      更加令人振奋的是,20161226日发布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由此,中央对反腐败工作的总体部署从党内扩展到党外,越来越涉及关键的政治改革方面,越来越在国家层面上得到落实。

      随着一系列党纪法规的出台,党内法规制度逐渐形成声势。据统计,3年多来,中央出台或修订的党内法规至少55部,包括党章1部、准则1部、条例9部、规则6部、规定21部、办法9部、细则8部,占现行150多部中央党内法规的三分之一以上。

      猛药去疴 重典治乱 惩治腐败全覆盖无禁区零容忍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这掷地有声的八个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决查处腐败现象,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深化政治巡视,推进全覆盖;全面加强纪律和作风建设,以钉钉子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

      惩治腐败是制度反腐的必要手段,如何将这些成就保持下去,进一步营造廉洁的社会风气,是今后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八大之后,从首虎李春城开始,至今已有100多名中管干部落马,此外50多名军老虎被查处。与之前的反腐对比,此轮反腐的亮点之一是上不封顶,这四个字源自习近平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在他讲话前不久,苏荣、徐才厚、周永康已落马,此后令计划、郭伯雄又相继被拿下。至此,一些高官刑不上大夫的幻想被打破。

      201511月,中央纪委网站在不到24小时之内先后通报上海市委原常委、副市长艾宝俊及北京市委原副书记吕锡文被查的消息。随着这两位京沪官员的落马,十八大以来,全国各省份均有省级官员被查处,反腐地图实现全覆盖。

      相对于远在天边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

      201561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设《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持续每月通报曝光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形成持续震慑和警示作用。20157月至201611月,中央纪委先后18次共通报2047起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数据显示,专区仅开通6个月,就点名道姓通报1355人,其中527人移送司法机关。

      猛药去疴、重典治乱,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之一。全面从严治党,全力反贪反腐是我们党在赶考中向人民交上的一份时代答卷。一批重大案件的查办,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反腐的坚强决心,一批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的查处显示出中国反腐驰而不息的恒心,无数个案例无不提醒着我们,为官者若不为民着想,甚至做出有亏于人民的事,最后的下场必将是被人民所抛弃。

      纵观古今中外的反腐败历程,曾经不断出现过所谓严刑反腐、运动反腐、高薪反腐制度等各种尝试,虽然一时取得成效,但最终都往往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死胡同,制度反腐被证明是最行之有效的反腐方式。

      我国党和政府一贯坚持反腐倡廉的方针。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工作成效明显,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拥护。制度建设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源头上有效预防腐败的重要保证,直接关系到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效。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不断加大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是新形势下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客观要求,同时惩治腐败是反腐倡廉的必要手段,只有惩治有力,才能增强制度的约束力和影响力。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