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为根治官员乱“秀”支招

    信息发布者:馨源窗帘
    2016-12-29 12:17:34   转载

    官员作秀,动力在于“买好”和“提升”,危害在于浪费公共资源和损害政府公信力,防治方法在于发扬民主监督和依法依规惩治。具体对策如下:

      一,利用广大民众的手机投票,评价某官员或某机构力抓的某项工程是否作秀。某官员或某机构力抓的某项工程是属于民生工程还是政缋工程,甚至是腐败工程,辖区内外的多数民众是心中有谱的,他们自有评价尺度。现在手机已经普及。如果在各大手机运营商那里设一平台,用短信方式发动广大手机用户对某工程是否是作秀作出选项投票,多数人的选择一定可信。谁来组织这个活动?自信的官员可在操作程序公开的前提下自我组织,宽容的官员可允许辖区内外民间社团,民调机构到辖区内去公开操作,上级组织在考察下级官员政绩或形象时也可如是操作。

      二,利用传媒监督,让传媒特别是网民去讨论或揭露或批评官员的作秀行为。现代传媒有大范围、低成本、快速度传播的功能,网络的论坛、帖子、微博还有互动的功能,可让攻守双方互动辩论。如果按既定规范操作,可避免网络语言暴力或信息不对称现象发生,让公众关注的某项工程或某官员的某行为是否是作秀,在传媒公开讨论中辩出是非。即便讨论有分歧,结果不了了之,对可能涉嫌作秀者的敲打和警戒力也是很强大的。经过公开讨论,如果多数人认为讨论的某人某事不是作秀行为,而是利国利民的行为,则某官员或某机构的威信会大大提升,他们干事创业的舆论环境就会大大改善。因而对于正直或利民的表现,不应惧怕被公开讨论,因为风险与收获同在。

      三,为官员开设戒免作秀的培训课,提高官员对作秀行为的鉴别力和自省力。官员为提升自身素质而求学上进是应该提倡的,为提升自身公众形象而适当包装是可以理解的,为加快发展、促进和谐、造福当地而改革创新更应当鼓励。但是,借机作秀应当被明令禁止或被提醒戒免。为把作秀和改革创新区分开来,建议各级党校开设专门课程,设定教程和案例,请专家教授或上级组织部长、纪检书记去讲课,帮助下级干部明辨是非,知耻而后勇。

      四,摒弃形式主义,深层次治理作秀。作秀的实质就是把虚事当作实事做,或者把假的、没有实质意义的东西通过包装和程序演变为有实质意义的东西。因而,作秀与毛泽东同志极力反对的官场形式主义有着相通相融之处,与我们反对的作秀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反对的形式主义是一致的。要想从更深层次上治理作秀,就必须深化改革,把一切于国不补、于民不利的机构和程序革掉,才能更好地减少和防止形式主义,从而在更深层次上根治机构作秀、体制作秀。当然也应注意,反对机构作秀和形式主义又必须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应有的礼仪程式,传统礼制或现代法规规定的动作区分开来。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